昨日,《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《泸州港发展战略研究》评审会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。会上,我市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的《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和《泸州港发展战略研究》通过评审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刘强,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李兴华参加评审会。
专家组认为,《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全面客观分析了泸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,在预测未来需求基础上,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发展目标,制订了综合运输通道、交通网络、综合运输枢纽和运输优化衔接等重要领域的规划方案,并提出了近期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建议,具有较强可操作性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。
专家组对《泸州港发展战略研究》战略定位、发展目标等表示肯定,认为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,建议根据与会领导和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,为泸州港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重要支撑。
按照《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,到2020年,我市将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,实现各区县15分钟上高速;建成隆黄铁路、川南城际铁路,实现铁路客运零的突破;基本建成龙江港区等重点港区;完成泸州云龙机场迁建,设计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80万人次;建成城北综合客运枢纽等。
按照《泸州港发展战略研究》,未来泸州港将是川滇黔通江达海,向国内外开发开放的水上门户;是支撑泸州经济社会发展、服务川滇黔运输需求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中心。泸州港将围绕打造“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”的战略愿景,预计到2020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总规模将发展到4600万吨。
市委常委李晓宇参加会议。来自中国交通报社、国家发改委、武汉理工大学、重庆交委、四川工程咨询研究院、中铁二院、成都市物流办、民生轮船公司、泸州民航局的特邀专家参加了评审。